昆明经开区:产业强市样板

2016年09月13日 00:00:00tz7浏览量:945次
产业强市是近年来昆明实现跨越发展的主要支撑,作为昆明市最早一批建设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经开区当仁不让是主战场。

昆明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正是经开区进入发展快车道的5年。这期间,经开区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昂首跨入了千亿园区行列。

今年以来,压力重重,但管委会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创新举措,前7月,4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成为昆明经济稳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对经开区寄予了厚望 做昆明稳增长的顶梁柱,转型升级的领头羊,园区建设的样板区和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以及新的发展定位,经开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已提出5项措施,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用更高标准撑起全市稳增长的大梁。

基础

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开发区首位

2015年,经开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29.81亿元,注册企业数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省各级开发区中均名列第一。形成了以开发区管理服务中心为核心,信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王家营现代物流园、大冲机械装备产业园等为子园区的一核七园发展格局。二、三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10年的62.99:35.79调整成为53.26:45.65。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烟草加工及配套、光电子信息等主要工业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跨境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共生互促发展的产业结构,成为推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标志着昆明经开区正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加工贸易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集约、生态化发展、创新驱动、技术引领转变。

今年1-7月,经开区注册企业已达2.1万家,其中外资企业151家,世界500强企业43家,规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3.1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较1-6月提升了4.8个百分点。其中,7月单月完成15.86亿元,与市下达10.4亿元的目标任务相比,超额5.4亿元。截至2015年,建成区由2010年的25.7平方千米拓展到2015年的34.5平方千米。

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95.4亿元,同比增长9.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8.9个百分点。其中,108户规上工业企业7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5.63亿元,同比增长17.4%,超额完成市下达25亿元的目标任务。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0.15亿元,同比增收2.75亿元,增长15.8%,高于全市增幅8.1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

109.15亿元增加到276亿元,年均增长20.38%

营业总收入

672亿元增加到1320亿元,年均增长14.46%

工业总产值

233.3亿元增加到404亿元,年均增长11.61%

工业增加值

66.65亿元增加到117亿元,年均增长11.9%

进出口总额

9.8亿美元增加到52.1亿美元,年均增长39.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9.12亿元增加到29.81亿元,年均增长26.7%

契机

进入中国园区转型升级大布局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名单,将包括苏州工业园区、昆明经开区在内的33个开发区确定为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发改委从规划引导、改革试点、专项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来全面推进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这背后的深远含义是,在整个中国转型升级的大格局中,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的焦点在经开区。

面向未来,经开区提出,在参与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过程中,全区将紧紧围绕全国先进,西部一流和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争取新地位的目标,进一步探索集约化、生态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互动型开发模式,着力优化一核七园布局,创新提升传统集群产业,重点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实现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竞争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措施

当龙头作示范助力昆明新征程

四个方向

全市稳增长顶梁柱

转型升级领头羊

园区建设样板区

产城融合示范区

事实表明,经开区当之无愧可称为昆明产业强市的样板。

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社会结构性矛盾突出、财税增收面临较多困难、工业增长压力日益增大等问题,是摆在经开区面前的几道坎。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推进园区机制体制创新,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推进生态园区建设;优化完善空间布局,注重创新驱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经开区要重点解决的几大问题。

对此,经开区管委会提出了五项解决措施。

抓精神作风,燃起干部工作激情。针对目前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精神松懈、劲头不足、消极畏难等思想状态和工作作风,从抓精神状态入手,提振精气神,结合两学一做,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想问题、办事情,先想想全市工作大局和整体利益,再考虑经开区怎么做;增强开放意识,不搞自我封闭,加强和扩大与区外机关和单位交流沟通来往,跳出经开看经开,加强学习借鉴;增强效率意识,在经开区落实和体现政府提效率、企业增效益的理念和要求,加快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龙头意识,牢记市委、市政府当龙头、做示范重托和希望,认清自身肩负的发展责任,坚持用高标准、严要求,当好全省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排头兵;增强面子意识,面对目标任务的压力,引导党员干部对工作和事业充满激情和热情,有骨气和志气,有拼命的工作劲头,不断把各项工作指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抓优质服务,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在全区上下确立企业至上、服务是天职,企业是老大、我们都是服务员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对口帮扶企业的方案,已成立11个工作小组,由管委会班子成员率队,主动上门,深入到多家停产减产企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现场协调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同时,开展上级政策宣传贯彻工作,充分利用经开企协QQ群,及时宣传各项政策,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级扶持资金。

抓政策扶持,拿出真金白银干货。为实现工业经济保存量、促增量,进一步落实《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落实稳增长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提出37条系列政策。今年区财政预算安排4.67亿元扶持资金,对规上工业企业,按照产值现有存量千分之零点五、同比增量千分之五的比例,给予了一批企业生产扶持补助和法人、高管人员奖励,主动上门兑现,截至目前已拨付3亿元。同时,将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建立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比如,近期兑现了1500万元支持云内动力。为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引进,对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行业科技领军人物等按一定比例予以补贴。此外,为支持和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对购买、租赁经开区范围内办公楼的企业,给予购房、租房和装修补助。

抓项目投资,支撑经济持续增长。促在建,以呈黄路、320国道、区内市政道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抓手,进行项目现场会办,签订军令状,实行倒排工期,优化施工时序,督促施工单位增加机械设备和人力,紧凑连续施工,白天黑夜干,抢抓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呈黄路、320国道经开区段等项目今年底建成通车。推新开,梳理了全区今年下半年具备条件的38个项目,主要是市政道路和社会类投资方面,排出开工时间进度表,完善相关手续,提前启动征地拆迁,从7月到12月底,每月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能开尽开,能投尽投。做前期,超前行动,8月初安排3000多万元项目前期费,分批启动了2017年计划开工46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总投资109亿元,提前为明年项目开工做准备,争取主动。重入库,加强部门联动,开展拉网式排查,对符合国家要件的项目一律及时申报入库,投资不分大小,只要具备要件即申报入库,截至目前已组织近80个项目申报入库,在库项目由年初的40个已增至115个。

抓招商引资,务求取得更大成效。把抓好履约率作为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的主抓手,争取引进一批有支撑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经开区将充分发挥微信在线招商的作用,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引入双创网络平台APP等方式继续完善在线招商,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资源优势,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广渠道的招商引资新格局;逐步完善互联网线上招商平台的管理和运营,将微信在线招商宣讲平台的管理纳入日常招商工作;建立微信在线招商宣讲平台管理办法,接入政务服务管理工作,加大目督督查力度,提速政务窗口部门后续办事效率,将其建设成为开放、共享和办事高效、快捷的互联网线上的合作载体,使之成为经开区特色的招商平台;聚集打造经开区经济粉丝群,共享品牌集聚发展效应,圈粉招商,在群内倡导共享共育招商引资经验,共享发展招商品牌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开发区,做大做强经开区经济粉丝群,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更大实效。

在今年后四个月的工作中,全体经开人将牢记重托履行职责,精益求精勇做工匠,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市出台的稳增长、抓落实、促发展的各项措施。以更亲的态度真诚为企业搞好服务,以更多含金量的政策帮扶支持企业发展,以更多的举措促进项目开工和投资增长,以更灵活有效的手段抓税务征收,以更大的力度加强项目推进协调会办。总之,经开区有信心、有志气、有能力,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确保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