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引才聚智慧 发展瞄一流

2016年09月13日 00:00:00tz94浏览量:849次
云南广播电视台消息近日,云南省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明确了推项目搭平台、强统筹分层次、重质量扩储备三项举措,做好人才工作;以建机制、搭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向,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服务、保障、支持、评价、流动等机制,在建立完善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同时,引得进、留得住、管得好、用得活人才,为调结构、稳增长,园区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人才保障。

搭平台引人才强团队

2015年,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新认定云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0个,为企业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云科起点众创空间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昆明市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云科YI生物众创空间等4家企业被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云南省众创空间,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昆明经开区青年创业园被云南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青年创业园。

今年,经开区将继续加强对这些平台的扶持和建设,并继续推进青年创业园、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创业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继续鼓励和支持人才工作载体建设社会化。2016年,昆明经开区将组织开展人才工作扶持项目申报工作,鼓励支持人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驻区企业设计确定、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人才工作项目,并重点予以资金扶持。积极开展2016年度博士后工作扶持站、院士工作站、专家服务站及昆明市首批创新创业创优示范基地等高层次人才载体选拔扶持及推荐工作。

在强化平台建设的同时,昆明经开区将继续扎实推进高层次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今年,继续做好三五工程、551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鼓励和支持各类用人单位采取刚性或柔性等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或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创业团队建设;开展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做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云岭学者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岭首席技师云岭教学名师云岭名医云岭文化名家春城人才奖及其他高层次人才推荐申报工作。

据了解,昆明经开区还将继续完善区校企合作机制。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抓好大学生见习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或见习服务,开展好专项招聘活动。年内将组织或参加各类招聘会8场以上,接收800名高校及职业院校毕业生到经开区就业。

在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昆明经开区明确,将继续完善职称管理服务工作,加大非公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服务力度。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爱岗敬业、适应经开区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做好区内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努力理顺技能人才发展晋升通道,力争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员工不少于600人。

先试先行瞄准更优营造一流

2017年,随着昆明呈黄路、320国道改扩建等一批云南省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如期完工,将全面打通昆明主城、呈贡新区、昆明经开区、空港新区、滇中新区几大产业新区的快速连接大通道。这是昆明实现跨越发展道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一步。

作为大通道上的连接点,同时也是昆明乃至整个云南产业经济的核心驱动区,昆明经开区有望在十三五末进入中国一流园区行列。到时,基础工程建设的意义将被进一步放大,大昆明融合发展的思路也愈加清晰。

当前,昆明经开区如何构建一流园区的思路已明确。昆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河流说,力争在202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开发区水平,步入中国一流园区行列,已经写进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这就是硬指标、军令状,是必须要达成的目标。

昆明经开区对十三五打造一流园区的思维就是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先试先行,不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树立一流的意识,坚持现有体制机制优势,积极向国内先进、一流园区看齐,找出制约发展的制度瓶颈,提出改革先行先试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争取国家、省市的批准和支持,成为顺应改革发展方向、适合园区需要的综合改革试点。

完善一流管理模式。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强基层的思路,做实管委会统领,子园区支撑,各街道整合提升的管理架构,以大部制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全员聘任聘用制、绩效考核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优化行政组织体系,深入推进园区内部管理、市场管理、社会管理和托管街道管理改革,实现园区管理模式的换代升级。建立一流工作机制。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对照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发展实绩,对比差距、查找原因,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成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对既定工作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努力做到目标任务明确、时限要求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奖惩措施明确,确保园区在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上奋勇争先、争创一流。

在经开区构建一流园区的发展蓝图中,入区企业将是最大的获益者。

围绕优势产业和关键技术,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关系,鼓励区内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建立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以增加有机资本投入、科技进步投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方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资主体社会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信用体系健全化的投融资体制,促进资本投入的达标收益率进一步提升,以带动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形成一流产业集群。将产业转型升级与园区发展规划相结合,产业布局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形成主导产业向专业园区集中、关联产业在园区配套、优势产业在园区聚集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基础设施政策制度、创新载体、高端人才和科技金融等方面营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产业生态环境,大幅提高产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促进社会分工的自然演进,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展开